close








周正兵












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初年《运河图》扬州、仪征、瓜洲局部



美国国会图书馆《行宫坐落图》扬州高旻寺、塔布局图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行宫坐落图》扬州天宁寺与登舟马头布局图




    “关注古地图史料,用古代地图和图像资料服务于大运河遗产保护。”昨日,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教授李孝聪,在运博会论坛向大运河沿岸城市呼吁。

    李孝聪介绍,在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通航的400多年间,不但流传下来为数众多的各种类型的运河图,而且还有一些中外人士为描绘运河沿岸的景致挥毫作画,留下一些表现运河场景的图画。清顺治十二年(1655)荷兰贸易使团从广州沿水路到达北京,随团管事尼霍夫(Johan Nieuhof)逐日用画笔描绘沿途景致,留下数十幅从扬州到北京的运河图画;100多年后,英国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皇帝使团中的画师斯当东(Stanton),又留下数十幅表现运河沿途景观的图画;1813年刊印的一部俄文版世界旅行地图集里,也收有几幅表现中国大运河场景的图画。这些图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运河沿线城镇、乡村、桥梁、码头、闸堰、寺庙的立面景观。“迄今为止,无论中国国内还是海外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都收藏着为数可观的长城与运河的地图,而且皆以收藏大型长卷表现中国运河的地图或图像资料最为珍贵。”李孝聪说。

    每次出国考察,李孝聪必去当地最著名的图书馆,收集与运河有关的古地图。经过多年积累,他手中已有10多幅,并向记者一一展示,其中与扬州有关的就有近10幅,几乎都是首次与国人见面。“这些运河图是当时人据实所绘的表现明清大运河在地理空间走向上的图像,虽然它们不是完全经过现代科学技术测绘的地图,却是了解运河情况最直接、最形象的资料。”李孝聪说这话时,加重了语气。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规定的标准:“申报的遗产须具备真实性”,“所有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必须具有完整性”。运河最初的河道是穿城而过的,今天古运河河道大多数已经被填埋成街道,新的运河绕城郊外而行,使得昔日相关的运河设施、历史建筑往往被忽视。假如我们准备保护这些历史遗迹,仅仅靠阅读文字史料,永远无法清晰地了解运河曾经是何种形态。但是,通过考古发掘和古代运河舆图可以获得这方面的内容。所以,运河图上反映的信息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更是独一无二、不易替代的历史文献。

    因此,李孝聪呼吁:“通过阅读古代舆图,我们可以了解明清运河及其水利工程的形态、运河沿岸的环境,获得城市的变迁与人文景观等重要的历史信息,推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扬州晚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591命理風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